彩燈的發展歷史

呂品田先生在《中國民間美術全集·社火卷·概述》中定義:“花燈,也成‘彩燈’”,是主供觀賞或裝飾的節俗燈具藝術,也是社火中具有相對獨立觀賞價值并起這載體道具作用的一項重要內容。相傳彩燈起源于漢代,興于唐代,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唐玄宗時,元宵放燈三夜。至宋代,燈放五夜,京華沉浸在狂歡之中。2000多年來,彩燈作為一種獨特的民間藝術,在不同程度上充實和完善著它們的審美品質和藝術形態,不斷發展創新,成為中國民間藝術的一朵絢麗奇葩。彩燈藝術是燈的綜合性裝飾藝術,隨著社會發展,人類創新了制燈理念,創造出不少彩燈品種,逐漸形成了品種萬千的現代彩燈,通過彩燈,人們可以重溫民族歷史,整合民族感情,傳承民族文化,并從中體會到一種文化源遠流長的深邃感,由此得到慰藉,感到自豪。人們對彩燈的感受。反映出彩燈繼承、創新和發展,符合時代要求的統一藝術要素。

 

彩燈的藝術特色

彩燈展示歷經了從宮廷到民間、從室內到戶外的過程,具有很強的個體隨意性,彩燈的質量、展示規模等也很受制約?,F代彩燈藝術從策劃、設計、施工、布展都考慮彩燈的審美要求和藝術特色,而燈與景交融的布展形式也促進了彩燈藝術的發展。因地制宜,彩燈通常選擇公共游樂場所進行布展,從觀賞角度上,事先開闊,視覺沖擊力強;從消防安全角度上,便于疏散人群;從藝術布局上將,富有條理,更主要是能與建筑、園林造景融入其中,使其特色發揮得淋漓盡致。無論是精巧別致的工藝燈,還是宏偉壯觀的大型燈組,不至于園林山水之中,湖光山色,燈燈相映的奇妙景觀,人民在觀賞的同時產生共鳴,在情感上得到極大的滿足和慰藉。


无码毛片视频一区二区本码